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373篇
临床医学   306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331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76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40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调查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情况,研究白色念珠菌临床耐药基因的表达与氟康唑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某院微生物实验室2010年分离保存的221株来自就诊患者的痰、中断尿、粪便和咽拭子的白色念珠菌进行氟康唑MIC值测定。以白色念珠菌18S RNA为内参照,采用RT-PCR技术观察比较耐药株和敏感株组在不同氟康唑浓度下CDR1和CDR2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221株白色念珠菌中,有57.47%(127株)对氟康唑敏感,10.86%(24株)剂量依赖敏感,31.67%(70株)耐药。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耐药株组CDR1和CDR2的表达量相对要高于敏感株组(P〈0.05)。结论白色念珠球菌对氟康唑耐药率较高,耐药株组CDR1和CDR2表达量高于敏感株组。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假丝酵母菌,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微生物鉴定仪、ID32C真菌鉴定板、ATBFUNGUS3药敏板进行真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在标本分离的351株假丝酵母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74.93%),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4.53%)。检出的真菌标本以痰所占比例最高(61.54%).尿液次之(22.79%)。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以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最高,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医院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在临床医疗中应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指导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XTT减低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晶紫含量测定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并以结晶紫染色观察生物膜形态。结果:在0.62mg/ml抗菌剂应用液中,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生物量分别减少(96.1±3.0)%和(95.4±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膜没有形成。结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4型不同念珠菌抗血清的免疫应答状况,为念珠菌疫苗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将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吉利蒙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4型念珠菌分别超声破碎,0.5%甲醛溶液灭活,加入弗氏完全佐剂制成灭活全菌疫苗.分别在1、4、8、12周腹腔注射免疫小鼠,4周后收集小鼠抗体血清,分别按10、100、1000倍稀释,再分别加入含200μl4种念珠菌的沙氏培养液中,观察其抑菌作用.结果 所有抗体均为10倍效果最佳,1000倍基本无效.白色念珠菌抗体血清对白色念珠菌、吉利蒙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P<0.01);热带念珠菌抗体血清对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有抑菌作用(P=0.01);吉利蒙念珠菌抗体血清对吉利蒙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有抑制作用(P<0.01);假热带念珠菌抗体血清对热带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小鼠念珠菌免疫抗体血清对念珠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5.
赵娜  陈虹  陶娟 《重庆医学》2011,40(6):576-578
目的 调查呼吸道分离的真菌种类、其耐药情况及在呼吸道检出病原菌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07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有住院病例中呼吸道标本检出真菌的病例,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系统阅读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呼吸道检出的所有病原菌中,真菌占17.6...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对早期诊断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108例深部组织真菌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并对可疑感染标本进行培养.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为(5.97±2.94)pg/mL,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分别为(99.96±37.04 )pg/mL、(31.27±23.67)p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8.49、7.70,P<0.05、P<0.05);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阳性组与深部组织真菌感染培养阴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11,48,P<0.05).真菌培养法与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对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0%及74.07%,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真菌培养法(X2=30.13,P<0.01).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适用于早期诊断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引起的临床深部组织感染,可协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用常规方法难以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白念珠菌肺炎的发病、治疗、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7月,6年中41例老年院内获得性白念珠菌肺炎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特点、治疗转归。结果老年院内获得性白念珠菌肺炎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为主,发病前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其中2种以上34例(82.93%),大部分患者长期卧床(68.29%),死亡率26.83%。结论老年患者院内获得性白念珠菌肺炎死亡率较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差、长时间使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消除易感因素、早期诊治、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以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种,设置不同pH平板实验组和不同的蜂胶浓度组,每组重复3次,每张滤纸片(直径6mm)加样7μl,观察48h的抑菌效果。结果河南蜂胶在pH5.5、6.0、6.5、7.0、7.5、8.0、8.5条件下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环直径(mm)分别为:9.08±0.80、11.25±0.43、11.42±0.63、12.58±0.29、15.25±0.43、21.50±0.87、29.00±0.50;蜂胶浓度从15.50%~0.12%蜂胶组及空白对照组的抑菌环直径(mm)依次为:25.50±0.50、22.25±0.43、18.67±0.76、15.83±0.58、10.33±1.04、8.50±0.00、7.25±0.25、0、0、0。结论河南蜂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随蜂胶浓度和pH的降低而减弱,可观察到抑菌环的最低蜂胶浓度为0.25%。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本院念珠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以沙保弱培养基分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C AUX念珠菌鉴定板和ATB Fungus 2念珠菌药敏板进行念珠菌的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念珠菌467株,检出率为14.5%。467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居首位,检出白色念珠菌336株,占71.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69株(14.8%)、光滑念珠菌37株(7.9%)。467株念珠菌所致的临床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共检出311株(66.6%),其次为粪便59株(12.6%)、中段尿43株(9.2%)。467株念珠菌的药敏结果表明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0.
Grosser J, Solomon H, Sotelo‐Avila C. Acalculous candidal cholecystitis after pediatric renal transplant.
Pediatr Transplantation 2011: 15: E71–E75. © 2010 John Wiley & Sons A/S. Abstract: AAC caused by Candida is an uncommon entity usually seen in the critically ill. Here,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n 18‐month‐old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 who developed candidal AAC during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Previous articles have addressed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secondary to a variety of causes, or addressed a wide variety of Candida infections in the biliary tract, but this is the first discussion of cholecystitis caused by Candida without confounding factors such as biliary calculi or multiple pathogens. After the discussion of our patient’s case, we also reviewed the English‐language literature regarding candidal AAC and discussed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ort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